鱼缸的水浑怎么处理?
水混有很多原因,要解决先要找到原因,才能对症下药! 鱼缸水混可以分成两种,一种是外部混浊,另一种是内部混浊。 外部因素包括:换水量不足、添加新水过多、外部水源污染等; 而内部因素则包括:养鱼密度大、植物腐烂、粪便过多等。
一、外部因素 1.更换水量不足 现在人们养鱼的容器越来越大,但换水的次数却越来越少。一般建议每3天左右换水一次,在冬季可以减少至每周1次。如果更换水量不足或是不及时,就会导致鱼缸中溶氧量下降,鱼类窒息而死,同时也会滋生更多的细菌,造成水体发臭,从而形成“老水”。 解决方法: 对于鱼缸的水混怎么办的问题,首先应加大换水量。每天可视情况开启过滤装置,增加水流循环的速度,促进有害物质分解。如果是由于喂食过量导致的水混,还应减少投喂量,并尽可能多的将鱼饵残渣吸出,以免残饵腐败引起水质恶化。 2.添加新水过多 很多人在给鱼缸加水时,总是直接全部加入,殊不知这样非常容易导致新水与缸内原有水分的浓度差异过大,进而刺激鱼的身体,使其产生不适感。尤其是刚买回来的鱼儿,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尤其敏感,贸然大量更换水池,很容易使鱼儿中毒或是应激反应过度而亡。 解决方法: 适当降低水中新水的比例,循序渐进是最安全的方法。如在夏天高温时期,每次换水不超过原水位的一半,其他季节也可按此原则操作。不过注意不要多次少量地添加新水,这样做反而会使水质变化过大,对鱼儿伤害更大。
二、内部因素 1.养鱼密度大 不管是水族商店购买的成品缸还是自己制作的玻璃缸,其本身都有一个最大的容纳量,如果在建造的时候没有控制好尺寸,或是饲养过程中随意添加设备,都会导致鱼缸负荷加重,最终使水质变坏。
解决方法: 合理控制养殖容量是解决鱼缸水混的关键。通常来说,玻璃缸的水容量的计算方法是这样的:长度×宽度×高度(mm)÷1000=可放养成体的鱼数量(条)。 例如:一个长50cm,宽40cm,高35cm的鱼缸,能养多少条鱼呢? 50×40×35÷1000=70(条) 虽然这个计算结果只是理论值,但一般来说,只要不是过于拥挤,不会有什么大问题。但如果超过了这条线,就应及时减量,毕竟鱼多了,排泄物也多,很容易让鱼缸水混怎么办的问题出现。
2.植物腐烂 鱼缸内有植物存活的话,一定要定期清洗、修剪。因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水中的氧气,产生有毒物质,并排出大量的粪便,如果得不到及时清洗、修剪,很容易让鱼缸水混怎么办的情况出现。